性交视频

性交视频

“832工程”专题|江西线-实赣先锋队在南康区

发文时间:2025-08-11 阅读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性交视频 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7月26日,性交视频 与人民日报数字传播的联合调研团队赴江西省赣州市,开启为期6天的访谈调研活动,拟完成赣州市3个原国家级贫困区县(南康区、安远县、上犹县)的调研任务。

调研团第一站来到南康区。南康区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西部,东邻章贡区、赣县区,南连信丰县、大余县,西接上犹县、崇义县,北界遂川县、万安县。南康区是客家人集聚地,居住着汉、畲等20多个民族。赤土畲族乡是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乡。截至2024年末,南康区常住人口83.52万人。南康崇文重教,在外乡贤达120万人,素有"南康之外还有一个南康"的说法。

2015年,南康区识别贫困人口85571人,贫困发生率19.2%;2020年6月,南康区成功脱贫摘帽,撕掉了贫困的标签,成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一个历史性时刻。



▲南康区家具小镇红木家具馆

电商孵化强支撑,拎包入驻促创业

  7月26日下午,调研团来到龙岭镇龙岭村(电商村),深入了解当地电商发展情况。

龙岭镇龙岭村在政府帮助扶持下,结合周边家具产业基础和家具产业链发展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利用闲置的安置点民房等,精心规划布局,统筹建设电商“零成本创业孵化中心”、线上线下公共服务中心、电商共享供应链平台、电商共享仓储物流中心和共享直播间等项目,为电商企业解决找货难、发货难、成本高等问题。当地政府牵头建平台找货源,对接服务商扩渠道,企业只需拎包入驻就可以快速做生意。

2021年双十一开办以来,目前基地企业实现交易额50亿,也出现了跨境企业。其孵化基地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电商技能、主播话术等)、直播场地、食堂、职工休闲中心,工会等,给创客一种归属感。基地的零成本创业孵化中心实行“拎包入驻”模式,真正实现免租金、免办公费用,同时为入驻者免费提供网络接入、电商培训、货源对接等一系列基础服务,最大程度降低创业门槛和成本。



▲龙岭村电商创业孵化基地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优质的创业环境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也吸引了一批有志青年返乡创业,从“空心村”到“电商村”,龙岭村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乡村振兴答卷,也为更多乡村探索产业转型、激发青年创业活力提供了值得借鉴的“龙岭样本”。



▲龙岭镇电商孵化基地直播间

安置搬迁稳推进,精准帮扶筑新居

之后,调研团抵达龙岭镇梦想花园社区,了解家具产业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帮扶工作。



▲龙岭镇梦想花园社区

“十三五”期间,南康区建立了覆盖区、乡、村三级的14个集中安置点,分布在11个乡镇。进城进园安置点3个、圩镇安置点5个、中心村安置点6个。共实施搬迁人口1422户5597人,其中搬迁脱贫人口1333户5277人(集中安置1215户5000人,分散安置118户277人),同步搬迁89户320人。

南康区依托千亿家具产业优势创新实行“3344”工作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稳得住、能就业、逐步能融入”的后续帮扶南康特色新路。严格落实迁入地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主体责任和迁出地全力配合责任,做到“三个坚持”,坚持走访排查有效化、坚持识别纳入常态化、坚持监测帮扶精准化,确保“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应消尽消”。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区易地撒迁监测对象106户451人,1-10月新增识别对象24户96人。



▲南康区易地搬迁帮扶情况

依托千亿家具产业优势,通过与产业园区帮扶车间、岗位信息、技能培训的“三个对接”,在安置点周边配套了20个产业园区与产业基地,9个帮扶车间,每月发布300个左右的就业岗位,让有就业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脱贫劳动力充分就业增收。并定期开展电子商务、烹饪(面点)、育婴员等工种培训,结合"再造十万南康木匠”专项行动,实现专技提升、薪酬提升。截至2024年10月底,搬迁脱贫劳动力已就业2738人,就业率达94.31%。

采取健全便民服务机制、建立便民服务清单、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供暖心爱心服务“四项措施”,为搬迁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办事服务。建立南康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中心,设置监测、就业创业、社区管理、便民服务等4大服务区,梳理服务清单51项,全力提供“帮办、代办、直办”服务,彻底破解搬迁群众办事”“两头跑”问题,实现搬迁群众“办事不回村、不出社区”。

通过组织机构体系完善到位、安全隐患排查消除到位、人居环境整治到位、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到位“四个到位”强化社区管理。构建了”点长+属地乡镇+社区+管理员+驻村工作队+楼栋单元长”的社区治理体系,完善了卫生室、学校、物业、超市、警务室、消防站、新文明实践站、暖蜂驿站等配套设施,让搬迁群众从“身迁“到“心迁”。

空域资源优势显,产业应用展新篇

 7月27日下午,调研团来到了赣州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调研民用无人机发展情况。

据负责人介绍,赣州试验基地具有良好的空域条件,无人机物流龙头企业落地运行多年,积累了一定的运行经验,获批真高300米(含)以下无人机飞行空域4.4万平方公里,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无人机飞行空域之一,赣州市应用场景多样,对促进通航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调研团来到赣州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调研团在赣州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合影

南康区自2012年受到中国民航局的对口支援,因帮扶涌现出低空经济这一新兴产业。发展低空经济需要满足良好的空域条件,在杭州、上海等这些大城市发展低空经济成本较高(安全防护),因此南康具有后发优势。中国民航局对口支援进行帮扶,从政策、人才、资源调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助力赣州市打造无人机研发测试、生产制造、综合应用三大产业,形成以无人机产业为主体的“新基建”产业链,建设无人机产业园,打造对口支援赣南特色名片。

共享农场聚合力,无人机助飞致富路

7月28日上午,调研团抵达隆木乡,调研隆木共享高山农村情况。

隆木共享高山农场是以“隆木高山鸡、隆木泉水鸭、隆木小黄牛和隆木生态猪”等特色产品为核心,通过标准化整合与品牌化运营,打造“隆木共享高山农场”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以优质产品为载体,满足城市消费者对天然、健康食材的需求,通过无人机将新鲜的农副产品从深山里送到大湾区各家各户的餐桌上,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价值共享。



▲隆木乡物流无人机配送站

另一方面,隆木隆木共享高山农场构建“线上+线下+无人机+高铁快运”一体化平台生态,线上依托小程序、电商平台(抖音、美团、社区团购)实现消费者直连农场;线下通过品牌展销馆、直营店和餐饮合作渠道,打通城乡流通壁垒,形成“城市需求驱动乡村供给”的共享机制。隆木共享高山农场通过整合农户闲置土地、劳动力及生态资源,运用“公司+合作社+农场主+农户”模式,将分散的种养户纳入统一管理体系,实现资源集约化利用与收益共享,助力农民增收与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

赣州市南康区隆木乡以“高山农场,你我共享”为理念,整合独特资源打造了集种养、加工、销售、体验等于一体的“隆木共享高山农场”品牌,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实现了有效连接,让边远山区优质农产品进入城市的千家万户。



▲隆木乡农户家中的无人机配送点

调研掠影



▲性交视频 博士生李响访谈畲族乡乡长蓝裕方



▲性交视频 博士生王忻彤访谈杏花村第一书记廖永全



▲性交视频 本科生王若岚访谈畲族乡杏花村脱贫户



▲李芳华老师访谈隆木乡书记黎彬

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性交视频 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陈佳莹 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