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交视频

性交视频

“832工程”专题|宁夏线-宁心聚力队在盐池县

发文时间:2025-09-09 阅读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性交视频 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2025年7月,性交视频 组建访谈团,赴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832工程”访谈和调研工作,记录宁夏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宁夏案例、宁夏经验。

本组调研的第一站是盐池县。盐池县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东邻陕西省定边县,南依甘肃省环县,北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接壤。县境南北长110千米,东西宽66千米,辖区总面积8522.2平方公里,辖4镇4乡1个街道办、102个行政村,总人口17.3万人,是中国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区266个牧区县之一,享有“中国滩羊之乡”“中国甘草之乡”的美誉。历史上,盐池地处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交汇地带,传统农牧业思想根深蒂固。加之资源禀赋欠缺,生产方式落后,且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属于老少边穷地区,因此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2016年,盐池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32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4.9%。2016年,盐池县总人口为17.2万人。经过精准识别,纳入合格贫困人口3177户7388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为11228户34046人。2018年9月29日,盐池县在宁夏率先实现脱贫摘帽,成为宁夏9个国家级贫困县中首个脱贫退出的县区。

 

产业金融双管齐下,精准扶贫“盐池模式”

7月28日,调研团在盐池县开展访谈调研。盐池县原扶贫办办公室主任李时新向我们介绍到,从2013年开始,盐池县委、政府坚持把滩羊、黄花、中药材、小杂粮、牧草等特色优势产业作为贫困群众脱贫的主导产业,出台了阶段性产业发展意见及年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打响“绿色、生态、有机、富硒”四张牌,突出精细管理、精深加工、精准扶持,加快特色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步伐,筑牢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的基础。

2017年,盐池县按照“普惠+特惠”原则,出台“特色产业十项”扶持政策,对所有农户实行县级主导产业政策“全覆盖”,对贫困户实行所有产业“全覆盖”,一般农户户均扶持50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扶持6000元,推动以滩羊为主导,牧草、中药材、小杂粮、黄花为支柱,适合家庭经营小品种为补充的“1+4+X”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性交视频 博士生李睿齐访谈盐池县原扶贫办办公室主任李时新

为确保特色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和长效性,盐池县把产业发展与保险业紧密结合,科学制定报销扶贫模式,精准设计扶贫保险品种,采取“个人参保+政府补贴+商业保险”方式,开发实施了滩羊肉价格指数保险、基础母羊种公羊养殖保险、黄花种植保险等,主要承担因自然灾害或市场价格下跌等因素导致特色产业销售收入低于预期收益,化解自然生产条件和市场风险。“扶贫保”的实施给贫困户发展生产吃了“定心丸”,也调动了农户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例如:滩羊肉价格从每斤20多元下降到20元以下时,通过建立基础母羊养殖保险和羊肉价格保险,使养殖户收入不降反升。

盐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郑参谈到,从2013年起,盐池县委、政府把金融扶贫小额信贷作为脱贫攻坚第一抓手,以解决穷人贷款难为突破口,在2015年“评级授信”等成功经验做法等基础上,按照“五万元以下、三年期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建立风险补偿金”等六个政策要点推动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创新发展,率先在全区全面推行扶贫小额信贷。走出了一条“依托金融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依靠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新路子。2016年全年县扶贫小额信贷贷款余额达31.2亿元,贷款户达2.8万余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余额5.4亿元,户均6.6万元。评出信用乡镇3个,信用村60个,信用组220个,信用户23200户。



▲和平与发展学院赵宇恒老师访谈盐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郑参

2017年,盐池县全面总结提升金融扶贫模式,采取扶贫小额信贷、融资防范金担保、风险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所有农户金融扶贫政策“全覆盖”。将建档立卡户3年期5万元以内的扶贫小额信贷提高到10万元,执行基准利率财农村政贴息,建档立卡贫困户户贷率为86%,贫困群众发展偿金产业资金需求实现了“应贷尽贷”;通过盐池滩羊产业集团向国家政策性银行批量贷款、建立5000万元特色优势产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和县级扶贫小额信贷风险担保基金、设立2000万元的扶贫产业助贷金等措施,提高贷款额度,降低贷款利率,解决了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做优滩羊产业,体现国企担当

“喝盐碱水长大的滩羊,不需要额外调味。时间够了,火候足了,清水煮透了,拿着一大块肉,蘸点小料就能吃。”

——《风物中国志·盐池》

盐池县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培养了盐池滩羊独特的风味品质,其肉质细嫩、无膻味、味道鲜美、脂肪分布均匀,是国内外肉羊质量最好的一种。盐池也被称为“中国滩羊之乡”。

7月28日上午,调研团抵达宁夏盐池滩羊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滩羊集团”),调研滩羊产业。据悉,滩羊集团是盐池县人民政府出资1亿元成立的国有独资企业,是集优质牧草种植,饲草料研发生产,滩羊保种繁育收购,滩羊肉加工、销售,冷链物流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下设8家全资子公司,3家参股公司。盐池县委、政府把滩羊产业作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产业进行培育,以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强化全产业链培育,加强协会建设,稳步推进滩羊产业转型升级。



▲盐池滩羊产业集团

一是突出标准制定,确保盐池滩羊质量安全。先后制定了滩羊从养殖、屠宰到加工等关键环节的全程操作技术标准规范27项。强化品牌保护和管理,成立了品牌监管机构,从品牌许可使用、产品来源、流通环节等进行全过程监管。严格落实保种、饲养、加工等关键环节的质量把控,实现产业全链条、质量追溯全体系、监管无缝隙,确保了盐池滩羊肉的品质纯正和质量安全。



▲滩羊集团加工车间

二是突出机制建立平台,把握牢滩羊肉价格话语权。培育扶持鑫海等龙头企业18家,发展滩羊养殖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近500家,建设滩羊养殖棚圈3.3万座,滩羊规模养殖基地326个,滩羊养殖主体呈现“企业+协会+规模养殖园区(场)+养殖户”的结构组成,辐射带动农户1.98万户,规模化养殖比例60%,“盐池滩羊肉”品牌价值达到68亿元。通过滩羊产业发展协会及时发布滩羊肉指导价格,扶持企业以高于市场10%-15%的价格收购滩羊肉。



▲调研团成员了解集团概况

三是突出宣传推介,提升“盐池滩羊”品牌影响力。借助G20杭州峰会机遇,在杭州、天津、深圳等一、二线城市举办“盐池滩羊品牌战略规划发布会”及“盐池滩羊品牌推介会”,让更多的都市群体了解盐池、了解滩羊美食文化。

四是突出合作共赢,拓宽滩羊肉销售渠道。按照政府主导、协会运作、企业参与的要求,由政府牵头,重点对进入盐池滩羊屠宰专区的屠宰、订单养殖收购、全国大中城市等集中销售盐池滩羊肉予以补助,采取订单收购、核量奖补的形式,鼓励加工、销售企业与养殖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形成“养、加、销”产业链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盟机制。借助村级组织阵地平台,实行“乡统村、村统组、组统户”的养殖销售模式,滩羊肉购销渠道进一步畅通,销售量不断增加。

小黄花大产业,合作社促增收

7月28日下午,调研团抵达惠安堡镇大坝村,调研盐池县黄花产业发展情况。盐池县属于全国黄花菜五大产区之一,2024年全县种植面积4.2万亩,产量4.2万吨,县域内主要分布在惠安堡镇、花马池镇扬黄灌区,占全县总面积约90%。平均亩产鲜菜1500公斤,折干菜200多公斤。按2024年鲜菜均价7.1元计算,黄花亩产值达1.065万元,盛花期黄花(约2.8万亩)实现总产值约3亿元。



▲黄花菜地

在恒萱达黄花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江的带领下,调研团走进了黄花合作社内部。2009年,惠安堡镇将黄花产业确定为重点扶持发展产业,正处在创业初期的何江紧紧抓住这个宝贵的机会,将多年的积蓄和全部拿出来投入承包土地和黄花种植,逐渐成立了恒萱达黄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占地面积6670㎡,分拣车间600㎡,办公区500㎡,冷藏保鲜库200吨,真正形成黄花种植、采摘、蒸晒、出售一体化产业,累计带动80余名村民入园就业,在壮大大坝村集体经济、提供就业岗位方面贡献出巨大力量。



▲何江介绍黄花菜智能制干系统

就黄花产业的联农带农情况而言,一方面,产业协会服务职能不断拓展。组织引进行业专家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动3000户种植户节本增效300万元。组织企业、合作社参加区内外展示展销会和产品推介会,“订单式”发放给合作社及农户,提升产业对外知名度和产品价值。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通过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制定黄花菜生产加工规程,统一订单收购,统一加工包装,统一分级销售,实现优质优价。引导和带领全县3000余农户发展黄花产业,户均收入5万元以上,每年从事黄花采摘、杀青、晾晒、加工、搬运的农民工数量达2万余人次,人均年增加务工收入近5000元。



▲调研团成员参观黄花合作社

此外,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断壮大。一是积极争取乡村振兴、闽宁协作等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建设黄花菜保鲜冷库、速冻库、杀青房、晾晒场地、分拣加工车间等基础设施和冷藏车、烘干设备、托盘等设备,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奠定基础。二是组织农户务工增收。依托惠苑村就业创业服务中心,2024年黄花菜分拣加工车间共解决脱贫户30余人稳定就业,带动周边农户4000余人通过采摘务工增收300余万元,实现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双赢”。三是联合发展,合作共赢。组织村内16家合作社、8家种植大户抱团发展,在种植、采摘、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建立合作机制,通过树立大坝村“宁夏黄花菜第一村”的金字招牌,保障黄花菜优质优价,实现村集体经济和黄花种植户收入增加。

调研掠影



▲和平与发展学院赵宇恒老师访谈盐池县教体局副局长郭状



▲性交视频 博士生李睿齐访谈王乐井乡党委书记王占军



▲性交视频 本科生张烁阳访谈冯记沟乡冯记沟村村支书杨芳



▲性交视频 本科生温艺玲访谈冯记沟村脱贫户杜鹏



▲调研团在牛记圈村调研村集体滩羊养殖情况

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性交视频 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陈佳莹 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