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优化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优化经济布局。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元,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已经发生了质变,同时也表明其所在区域产生了一个“挑大梁”者。截至2024年,中国共有27座城市(不包括港澳台城市)的GDP突破万亿元。2006年,上海的GDP总量首次超过1万亿元,中国的首个万亿元城市诞生。之后,不断有新的城市加入“万亿元城市俱乐部”。万亿元城市俱乐部成员空间分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方向。27座万亿元城市分布在全国的16个省级行政区域,目前尚有15个省份没有万亿元城市。这15个省份的面积为729.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达75%。2024年“GDP万亿城市”经济增长离不开优势产业、创新驱动等因素带动。接下来,在巩固现有产业发展的同时,应继续强化创新引领,持续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特点。从四大板块来看,东、中、西、东北地区的万亿元城市数量分别为20座、4座、3座与0座。东部地区万亿元城市占比高达74.07%,东北地区尚属空白。从南北划分来看,南方共有19座万亿元城市,而北方仅有8座万亿元城市。万亿元城市分布不均是全国整体东西差距过大与南北分化严重的关键原因。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的万亿元城市数量分别为9座、4座与3座,万亿元城市经济总量加总分别为192168.71亿元、93478.42亿元与77871.32亿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万亿元城市数量与经济总量均超过了京津冀城市群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万亿元城市之和。
江苏拥有5座(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广东拥有4座(深圳、广州、佛山、东莞),山东拥有3座(青岛、济南、烟台),浙江与福建分别拥有2座(浙江的杭州、宁波和福建的福州、泉州)。这5省都为沿海省份,合计有万亿元城市16座,占这个俱乐部成员数量的近60%。
金字塔形分布十分明显:GDP>4万亿的2座,4万亿<GDP>3万亿的3座,3万亿<GDP>2万亿的4座,2万亿<GDP>1.5万亿的6座,1.5万亿<GDP>1万亿的12座。此外,迈入万亿元门槛后,有些城市发展迅速,而有些城市则发展缓慢。将各万亿元城市2024年的排位与其在进入万亿元城市俱乐部的初始排名进行比较,排名提升的有10个城市,排名不变的有9个城市,排名下降的有8个城市。排名提升前三名分别为福州、宁波与重庆(分别提升6名、4名与3名)。深圳、天津、苏州与重庆系“同榜进士”(均于2011年成为万亿元城市)。重庆异军突起,其与成都一起成为了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两大支柱,形成了西部地区追赶发达地区的火车头。
“十五五”时期区域经济格局展望。2026年中国将进入新的五年规划期。中国将于“十五五”时期在经济总量上继续赶超。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优化趋势已显现。例如,若不出现意外,长期没有万亿元城市的东北地区将实现“零的突破”,这于东北振兴努力而言也是值得期盼的事。
一批有潜力的城市将于“十五五”时期迈过万亿元城市的门槛,这些城市主要有温州、徐州、大连与沈阳等。这四个市2024年的GDP分别为9718.85亿元、9537.12亿元、9516.90亿元与9027.14亿元。大连和沈阳是东北地区实现万亿元城市突破的希望,从而会创造四大板块均有万亿元城市的新历史。重庆、成都与西安三座西部城市进入万亿元城市俱乐部后排名均有提升,带动西部地区整体腾飞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可以预计,“十五五”时期万亿元城市俱乐部的变化会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动能。诚然,在“十五五”时期,万亿城市高度集中分布于东部沿海及经济大省的格局不会改变,南北、东西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因此,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仍然需要久久为功。
作者:张可云
单位:性交视频
来源:社会科学报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张可云 宋枫
相关新闻
-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二十八届年会举办
2025/06/27
-
国民经济学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成立大会暨2025年国民经济管理论坛举办
2025/06/25
-
“832工程” 专题|2025年暑期调研团成员招募啦
2025/06/25
-
毕业欢乐颂 奔赴新征程
2025/06/24